首页 > 诗文 > 李白的诗 > 夜下征虏亭

夜下征虏亭

[唐代]:李白

船下广陵去,月明征虏亭。

山花如绣颊,江火似流萤。

写景 

夜下征虏亭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小舟朝广陵驶去,明月照着征虏亭。远望山花如美丽的绣颊,江上渔火像点点的流萤。

注释

征虏亭:东晋时征虏将军谢石所建,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郊。

广陵:郡名,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。

绣颊(jiá):涂过胭脂的女子面颊,色如锦绣,因称绣颊。亦称“绣面”,或“花面”。一说绣颊疑为批颊,即戴胜鸟。这里借喻岸上山花的娇艳。

江火:江上的渔火。江,咸本、玉本、郭本、朱本俱作”红“。刘本注云:江,今本作红,江字为胜。流萤:飞动的萤火虫。

夜下征虏亭创作背景

  据《建康志》记载,征虏亭在石头坞,建于东晋,是金陵的一大名胜。此亭居山临江,风景佳丽。李白于唐肃宗上元二年(761年)暮春由此登舟,往游广陵,即兴写下此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何庆善 等 .唐诗鉴赏辞典 .上海 :上海辞书出版社 ,1983 :336 .

夜下征虏亭鉴赏

  此诗开头“船下广陵去,月明征虏亭”两句写诗人坐在小舟上回首仰望征虏亭,只见那高高的古亭在月光映照下,格外轮廓分明。

  第三句:“山花如绣颊。”唐人风俗,少女妆饰面颊,称“绣颊”。白居易有诗云:“绣面谁家婢,鸦头几岁女。”刘禹锡亦有诗云:“花面丫头十三四,春来绰约向人扶。”李白是以“绣颊”代称少女,以之形容山花。这句诗是说,那征虏亭畔的丛丛山花,在朦胧的月色下,绰约多姿,好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,伫立江头,为诗人依依送别。

  第四句:“江火似流萤。”意思是说,那江上的渔火和江中倒映的万家灯火,星星点点,闪闪烁烁,迷迷茫茫,像无数萤火虫飞来飞去。

  全诗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图:岸上山花绰约多情,江上火点迷离奇幻;古亭静立于上,小舟轻摇于下,皓月临空,波光滟滟。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感情和出游的喜悦,都从画面中显现出来。

  这首小诗写景简洁明快,近乎速写。李白善于从动的状态中捕捉形象,聚精积萃,抓住客观景物在特定环境下所显示出的特有神态,以极简练的线条,迅速地勾勒出来,虽寥寥数笔,而逼真传神。如诗中的船、亭、山花、江火,都以月为背景,突出诸多景物在月光笼罩下所特有的朦胧美,唤起人的美感。

李白简介

唐代·李白的简介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
...〔 ► 李白的诗(963篇)

猜你喜欢

七月朔日闻蛩 其三

弘历

唧唧散凉声,因风度响轻。由来喧本寂,不有灭皆生。

宵景聊复玩,秋怀底事萦。黄姑盼牛渚,屈指若为情。

春夜雷雨

明代王缜

寒暑相催似转车,梅花消息到天涯。九霄雷动山川肃,万壑烟迷岐路叉。

人向中星占岁运,春随甘雨换年华。善言赢得水灾沴,四海升平是一家。

阳春曲

宋代张咏

东风习习吹庭树,知道春权移日驭。

青红独解露春心,凝冷无言避春去。

过郧乡寒食日

宋代张嵲

苍茫云树渺相迎,山县烧余祗故城。

鸡犬不闻仍禁火,经过转见乱离情。

送谢伯仪守开州

明代徐溥

贤哉三谢后,分命守开州。卓荦才声重,循良政绩优。

论交当早岁,惜别已深秋。五马驰官道,双旌指驿楼。

谢潘谦之二首

黄榦

生平不作温饱计,岁晚宁愁衣褐无。

一夜娇儿啼彻晓,始知寒色已侵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