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尸走肉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不动脑筋;不起作用;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。行尸:会走动的尸体。
出处晋 王嘉《拾遗记 后汉》:“夫人好学,虽死若存;不学者,虽存,谓之行尸走肉耳。”
例子在他们的心目中,任何貌似强大的侵略者,都只不过是一群徒有虚表的行尸走肉而已。(峻青《不尽巨涛滚滚来》)
基础信息
拼音xíng shī zǒu ròu
注音ㄒ一ㄥˊ ㄕ ㄗㄡˇ ㄖㄡˋ
繁体行屍走肉
正音“行”,不能读作“háng”。
感情行尸走肉是贬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辨形“尸”,不能写作“师”。
辨析行尸走肉和“酒囊饭袋”;都指庸庸碌碌的人。但行尸走肉偏重在“没有灵魂”;“酒囊饭袋”偏重于“不会做事”。
谜语僵尸
近义词酒囊饭袋、行尸走骨
反义词虽死犹生
英语an utterly worthless person(a walking corpse)
俄语живой труп(тунеядец)
日语生(い)けるしかばね
法语un propre à rien(celui qui tourne ses pouces tous les jours)
字义分解
展开阅读全文 ∨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疚心疾首(意思解释)
- 轮扁斫轮(意思解释)
- 空穴来风(意思解释)
- 堂堂一表(意思解释)
- 当仁不让(意思解释)
- 德容言功(意思解释)
- 直截了当(意思解释)
- 遗形藏志(意思解释)
- 投石问路(意思解释)
- 源源不断(意思解释)
- 目不忍见(意思解释)
- 溢于言表(意思解释)
- 喔咿儒睨(意思解释)
- 角巾素服(意思解释)
- 路无拾遗(意思解释)
- 风俗人情(意思解释)
- 本末倒置(意思解释)
- 黄雀衔环(意思解释)
- 匡谬正俗(意思解释)
- 讨价还价(意思解释)
- 画地为牢,议不入(意思解释)
- 树欲静而风不止(意思解释)
- 风声鹤唳(意思解释)
- 刻不容缓(意思解释)
- 信口开河(意思解释)
- 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(意思解释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释)
- 过甚其词(意思解释)
※ 行尸走肉的意思解释、行尸走肉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字典在线查询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正本溯源 | 正本:从根本上整顿;溯:寻找。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。 |
初生之犊不畏虎 |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,无所畏惧。 |
经史子集 | 经:经书,儒家经典;史:史书;子: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经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。 |
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 |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,不为大者之后。 |
戒骄戒躁 | 戒:警惕;防备;躁:性急;警惕骄傲;防备急躁。 |
锲而不舍 | 锲:雕刻;舍:停止。不停地雕刻。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。 |
长江后浪推前浪 |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。 |
刻骨铭心 | 刻:刻划;铭:在金属上刻写。刻在骨头上;铭刻在心灵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 |
十全大补 | 药名。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。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。 |
以弱制强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毙强”。 |
饱食暖衣 | 吃的饱;穿的暖;生活富足;无忧无虑。 |
国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螓首蛾眉 | 螓:蝉的一种。螓首:额广而方;蛾眉:眉细而长。宽宽的额头,弯弯的眉毛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 |
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
满园春色 |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 |
美人迟暮 |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。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。 |
之子于归 | 之子:这个女子;于归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绵里藏针 | 绵絮里边藏着针。比喻外表温柔;内心尖刻厉害;也比喻柔中有刚。 |
顾景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
故态复萌 |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。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飞蛾扑火 | 蛾:像蝴蝶似的昆虫。飞蛾扑到火上。比喻自寻死路;自取灭亡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。 |
欧风美雨 |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。 |
色厉内荏 | 色:神色;历:历害;内:内心。荏:软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严厉强硬;内心怯懦软弱。 |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 |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;最好是避开。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;没有别的好办法;只能出走。 |
大起大落 | 大幅度地起落。形容变化大。 |
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 |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