异涂同归的成语故事


异涂同归

拼音yì tú tóng guī

基本解释通过不同的道路,到达同一个目的地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。

出处汉 桓宽《盐铁论 论儒》:“圣人异涂同归,或行或止,其趣一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异涂同归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异涂同归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心灰意懒 元 乔吉《玉交枝 闲适》曲:“不是我心灰意懒,怎陪伴愚眉肉眼?”
俯拾即是 唐 司空图《二十四诗品 自然》:“俯拾即是,不取诸邻。”
老实巴交 徐光耀《平原烈火》:“一个一个心慈面善,全是老实巴交的。”
不屑一顾 明 方孝儒《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》:“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,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,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。”
反哺之私 晋 成公绥《乌赋》:“雏既壮而能飞兮,乃衔食而反哺。”
不敢苟同 叶赫那拉·图鸿《乾隆皇帝》第一章:“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,红花会劫富济贫,替天行道。”
一钱太守 清·李渔《无声戏》第二回:“成都有个知府,做官极其清正,有一钱太守之名。”
干干脆脆 曹禺《雷雨》序:“鲁大海自然要个硬性的人来演,口齿举动不要拖泥带水,干干脆脆地做下去。”
反求诸己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射者正己而后发,发而不中,不怨胜己者,反求诸己而已矣。”
自己人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自己人之间,什么臭架子、坏脾气都行;笑容愈亲密,礼貌愈周到,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