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德


拼音yī dé
注音一 ㄉㄜˊ

一德

词语解释

一德[ yī dé ]

⒈  谓始终如一,永恒其德。同心同德。犹一能。谓法令划一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始终如一,永恒其德。

《易·繫辞下》:“恒以一德。”
孔颖达 疏:“恒能始终不移,是纯一其德也。”
《旧唐书·裴度传》:“外茂九功,内苞一德,器为社稷之镇,才实邦国之楨。”
宋 苏轼 《司马温公神道碑》:“非至诚一德,其孰能使之?”

⒉  同心同德。参见“一德一心”。

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世务》:“方此之时,天下和同,君臣一德,外内相信,上下辑睦,兵设而不试,干戈闭藏而不用。”

⒊  犹一能。

《管子·法法》:“舜 之有天下也, 禹 为司空, 契 为司徒, 皋陶 为李, 后稷 为田,此四士者,天下之贤人也,犹尚精一德。”
尹知章 注:“谓各精一事也。”

⒋  谓法令划一。

《文选·沉约<齐故安陆昭王碑文>》:“六幽允洽,一德无爽。”
李周翰 注:“一德,谓法令画一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一德[ yī dé ]

⒈  纯一的德行。

《书经·咸有一德》:「惟尹躬暨汤,咸有一德,克享天心。」

⒉  同心齐力。

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世务》:「方此之时,天下和同,君臣一德,外内相信。」

⒊  专长技能。

《管子·法法》:「此四士者,天下之贤人也,犹尚精一德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一德"的意思解释、一德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字典在线查询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只要我们一心一德,众志成城,便可以达到预定目的。

2.1935年5月2日,伪满洲国皇帝溥仪为了报答其主子,访日归来后颁布了《回銮训民诏书》,要求国民必须与日本“一德一心”,每校一份。

3.弱冠入同济,崭露头角;负笈德国,学贯中西闻遐迩;一德一心为人民,鞠躬尽瘁;丰碑立于千秋典范,怎奈噩耗忽传;巨星陨落,四海同仁无不同声哀悼。

4.只要我们一心一德,众志成城,便可以达到预定目的。

5.之前苏郁就有说过,如果陆宣想要参加四月份的府考,除了廪生保结之外,就还必须还有县令和另外一德高望重之人的保举。

6.且光武不忘河北之难,异不忘巾车之恩,君臣一德,安不忘危,以此定国,有余裕矣。

7.一德国人酷爱中国文化,取名魏特茂,一日遇一老翁,两人寒暄,翁曰:“您贵姓?”“姓魏。”“魏什么?”“为什么?难道姓魏也要讲原因?”。